您所在的位置: 上海金牌刑辩律师-知名刑事辩护律师-取保候审律师-邢环中律师 >律师文集
邢环中律师,上海金牌刑事辩护律师【手机(微信):13918930001】,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上海知名律所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职代理刑事辩护、看守所会见、申请取保候审、适用缓刑、无罪辩护等刑事业务。承办... 详细>>
律师姓名:邢环中律师
手机号码:13918930001
邮箱地址:309031616@qq.com
执业证号:13101200810151520
执业机构: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13层
当前市场上,以“AB贷”为代表的套路贷不断演化,其核心逻辑是通过信息差和情感绑架,将无辜者拖入债务陷阱。比如近期曝光的“装修贷”骗局中,中介会瞄准信用不良的借款人A,谎称“只要提供亲友的房产证明就能提高贷款额度”。当A拉来不知情的B(通常是父母或好友)配合时,中介会伪造一份《装修担保协议》,让B误以为只是帮A的房屋装修“做担保”,实际却在合同中埋下“连带还款责任”条款。更隐蔽的是,贷款资金到账后,中介会以“装修公司代管”为名,要求A将钱转到指定账户,随后迅速抽走分成,而B直到收到催收短信才惊觉自己成了实际债务人。
另一种升级手法是利用数字金融的灰色地带。某些诈骗团伙打着“跨境电商”旗号,诱导小微企业主A以合作伙伴B公司的名义申请“供应链贷款”,谎称资金用于采购海外货物。他们甚至伪造海关报关单和物流信息,让B误以为这是正常贸易。但事实上,这笔钱会被立即拆分成多笔小额资金,通过虚拟货币交易所洗白,最终用于填补A之前的债务窟窿。等到银行追查时,B的企业账户已因“虚构交易”被冻结,而诈骗团伙早已用假身份消失在境外。
更值得警惕的是情感操控型套路。曾有案例显示,骗子会假扮“金融顾问”,针对负债累累的年轻人设计“债务重组方案”,声称“只要找一位信用良好的朋友帮忙刷流水,就能降低利息”。当受害者拉来好友B配合时,骗子会远程控制B的手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人脸识别和贷款申请。整个过程甚至不需要B签字,仅凭电子授权就能完成放款。等B发现征信报告出现陌生贷款记录时,骗子早已用技术手段抹除操作痕迹。
这些骗局的共同点在于:利用人性弱点(如亲情、贪欲、焦虑)构建信任,通过法律文书和技术漏洞转移风险。一位受骗者在采访中说:“我以为只是帮侄子做个担保,谁知道合同里藏着‘债务转让’条款,现在房子要被拍卖了。” 而另一位受害人则因轻信“刷脸认证不担责”的承诺,导致全家背上200万元债务。
要识破这类骗局,关键在于警惕任何涉及“借用信用”的要求。例如,当贷款中介提出“需要朋友辅助验证”“借用账户走流水”等说辞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一位经侦民警提醒:“正规金融机构绝不会让第三方参与贷款流程,凡是需要拉人头的‘贷款’,99%是骗局。” 如果已被卷入,务必保留聊天记录、合同原件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提交材料,必要时可通过司法鉴定揭穿伪造的电子签名。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