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3-0001

律师介绍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上海金牌刑事辩护律师【手机(微信):13918930001】,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上海知名律所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职代理刑事辩护、看守所会见、申请取保候审、适用缓刑、无罪辩护等刑事业务。承办... 详细>>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律师姓名:邢环中律师

手机号码:13918930001

邮箱地址:309031616@qq.com

执业证号:13101200810151520

执业机构: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13层

成功案例

【亲办成功案件】成功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当事人争取关键自首情节

 

在刑事案件中,自首情节的认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量刑轻重,乃至最终的判决结果。近日宣判的曾引起全国关注的芯片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当事人李某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但起诉书中未认定李某具有自首情节。

凭借对法律规定的深刻理解、对案件细节的精准把握,通过庭审质证与辩护,成功说服法院采纳了我的辩护意见,依法认定检察院起诉书中未予认定的自首情节,为当事人李某争取到了法定从宽处罚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辩护效果。

 

一、精准识别"主动到案"时间节点。

通过仔细查阅卷宗发现:

2023年4月19日公安机关首次询问时,未使用传唤证,也未采取任何刑事强制措施,未如实陈述涉案事实,该次笔录为《询问笔录》;2023年5月6日李某接到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民警首次提及涉嫌犯罪事实,如实陈述涉案事实,该次笔录为《讯问笔录》。

我在法庭上指出,李某在2023年5月6日系接到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后,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并在此次调查中完成了第一次《讯问笔录》。该次到案未被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如传唤、拘传),完全基于其个人意愿。根据司法实践的普遍观点,经电话通知后主动、自愿前往公安机关接受询问或调查,应当认定为“自动投案”,这是构成自首的前提条件。

 

二、准确把握"如实供述"认定标准。

在该次《讯问笔录》中,侦查人员首次明确向李某问及泄露商业秘密的核心事实,李某当即作出了如实供述,并未隐瞒或歪曲主要犯罪事实。

此后,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李某依然就涉案事实本身保持了稳定供述,但对是否构成犯罪做了辩解。

针对当事人可能对行为法律性质(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的辩解,我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法释[2004]2号)这一权威司法解释,有力论证了当事人对自身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法律认识进行辩解,是其享有的法定诉讼权利,只要未否认主要犯罪事实,就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进而也不应影响自首的认定。

 

三、案件结果:法院采纳辩护意见,自首成立。

在庭审中,围绕上述核心观点,我发表了逻辑清晰、论据扎实的辩护意见,逐层反驳了起诉书中对自首情节的否定。最终,人民法院完全采纳了我的辩护意见,在判决书中明确认定:"李某在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即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符合自首的条件,依法应认定具有自首情节。“【详见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4)沪03刑初67号】

这一关键情节的认定,成为了对李某依法从宽处理的重要依据,极大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罚当其罪”的刑法原则。李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取得了良好的辩护效果。

 

 

本案再次证明,在复杂的刑事诉讼中,专业的律师介入至关重要。检察机关的认定并非最终结论,通过律师细致入微的工作、对程序与实体的深刻洞察以及精湛的法庭辩护,完全能够为当事人发现并争取到那些被忽视的法定权利和量刑情节。

我始终秉承“资深、专业、尽责” 的刑事办案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当事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守护公平正义,保障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添加微信×

扫一扫添加朋友圈